- 熱門職位
- 熱門地點
- 地區(qū)招聘
隨著載人航天技術的不斷完善與發(fā)展,太空旅游也越來越有可能成為普通人可以實現(xiàn)的夢想。
但想要去太空旅游,需要做哪些準備呢?在首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記者采訪了中國的航天員們,他們都曾經執(zhí)行了我國的載人航天任務,看看他們是怎么說的。
作為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對想去太空旅游的普通民眾支招:“太空游客既要有身體的準備也要有太空知識的準備!
中國第一位女航天員劉洋也有類似的建議。她認為,尤其是身體方面,太空游客最起碼能承受住發(fā)射和返回時對身體的負荷。
“特別要確保心臟、心血管機能都能適應太空這種失重的環(huán)境。到了太空,吃喝拉撒睡都是一門技術活,跟地面完全不同,要自己照顧好自己。”劉洋說。
中國首位“太空教師”王亞平表示,如果將來人們想要進行太空旅游,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要做好全面的準備,即便是航天員上太空,都要經過嚴格訓練,通過嚴格考核。
神九航天員劉旺在與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學生們交流時表示,隨著載人航天技術的發(fā)展,科學研究將成為未來人們進入太空的主要任務。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透露,中國計劃在2022年前后建成空間站,鑒于空間站任務對航天員身心素質及專業(yè)知識要求更高,從第三批開始,將從與載人航天工程相關的研制部門選拔工程師,加入到航天員的隊伍。
周建平還表示,隨著載人航天工程的發(fā)展,醫(yī)生、心理學家也會有入選的可能。
“但目前太空旅游最大的限制在于往返的成本!敝芙ㄆ秸f,載人航天技術的發(fā)展會隨之帶來成本的降低,中國普通民眾去太空遨游的夢想很可能會實現(xiàn)。
楊利偉也認為,隨著航天技術的發(fā)展,未來太空之行的體驗也會不斷改善,“例如,未來發(fā)射時的速度可能變得更平緩,將身體承受的負荷降到最小,讓普通人也能適應!
老兵志愿者一日救助3輛外地車
11日,市退役軍人志愿者協(xié)會老兵公益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化身“及時雨”,接連為3輛遇困的外 ...
盧溝橋事變之際雁北工委組建
盧溝橋事變前后,在中共山西工委領導下,隨著犧盟會大同地區(qū)各縣分會工作不斷深入及抗日救亡運 ...
靈丘縣努力提升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水平
近年來,靈丘縣強化政治引領、完善組織建設、豐富活動載體、激勵關心關愛,持續(xù)提升離退休干部 ...
我市積極推動藥品耗材集采落地
近年來,我市醫(yī)保部門全面落實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政策,常態(tài)化推進集采藥品進基層,讓集采 ...
渾源交警全力保障旅游旺季道路暢通
進入8月,恒山、懸空寺、渾源古城等景區(qū)迎來旅游高峰,道路交通壓力驟增。渾源縣公安局交管大 ...